90后北大学霸被700万人点赞,他却说:我就是个俗人
作者 | 东云
十点人物志原创
说到“艺术”,你会想起什么?
卢浮宫每天受万人观赏的《蒙娜丽莎》;需要盛装出席动辄数小时的交响演奏;亦或是高迪设计的那座至今未完工的圣家族大教堂……
生活中大多的我们,与艺术似乎隔着一段难以逾越的距离:辨不清蒙娜丽莎嘴角的笑意;听不懂旋律中的情绪;远行朝圣更是一种奢侈。
叫人望而却步,已然成了鉴赏艺术的标准之一。它们好像就该被瞻仰、被远观,解读艺术更是成了某种亵渎。
当专有名词、严格控制温湿度的博物馆、拉起的警戒线把艺术推上高阁,有人却想让它们重回人间,离人更近一些,离生活更近一些。
吕宸,90后斜杠青年。
在他的抖音个人介绍里,他是摄影师,是乐队鼓手。对了,他还曾是二半吊子运动员、二半吊子滑板手,还给孙悟空配过音。
现在,他是个在抖音上说艺术史的人。
不正经艺术史研究员
跟吕宸聊艺术史,聊的到底是什么?
差不多半年前,他做了个群,名字叫“艺术史不史”。
在这个群里,人们不扯古希腊艺术、文艺复兴或是后现代艺术。每天多达5000条的聊天记录,“就是跟艺术史没啥关系”。
每天晚上8点,吕宸习惯在群里抛出一个议题。
随后这个话题就像飞上天的风筝,断了线,聊到哪儿是哪儿。
他们在群里讨论过“最想看哪两个艺术家组CP”“会不会投资梵高”“如果在家里挂一幅画,是挂没啥名气的真画还是名气很大的假画”……
看起来都是极其现实而当下的话题——艺术看起来很远,但向往美的人总想着要伸出手触碰到。
群里的成员几乎都是吕宸在抖音上的观众。
2020年2月22日,吕宸决定尝试在抖音上给网友讲艺术史。
他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西方美术史研究生,比起一双生花妙手,他更擅长用“说”的。
在学习艺术史的时候,他就习惯用大家都能听懂的方式向周围的朋友科普绘画作品。
2020年初,有朋友请吕宸给自己讲委罗内塞的名作《加纳的婚礼》。眼见着朋友听得入迷,他才突然意识到,“别人还挺喜欢听我讲这个的”。
他翻开了自己上学时的笔记,里头密密麻麻记录着那些古老却又有趣的知识,“为什么不能讲给更多人听呢?”
彼时正是疫情严峻的关头,人们被迫拉开社交距离,各自偏居一角,社交媒体成为打量世界的那个小小望远镜。
与别人不同,吕宸手里拿着的,不是望远镜,而是个“万花筒”。
从“脑子里的一万个选题”里,他就这样捻起了一个,只花了40分钟,就做成了第一条视频,聊的是那幅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自由引导人民》。
吕宸给这个系列命名为《说画》——那条视频是这个系列的第一条内容。
他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会像身边朋友那样喜欢听他讲艺术史。
吕宸起初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如果20支视频能收获2万个点赞,达到20万浏览量,吸引了10000个关注,他就能找到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他的观众远比想象的多。在做完第一季《说画》之后,他一共收到了110万点赞和2200万浏览量,粉丝更是达到了29万。
因为讲艺术史,他抵达了万花筒里的另一个世界。
很难想象这个在抖音上把浩浩汤汤艺术史尽付笑谈的吕宸曾经有轻度社交恐惧症状。
他不怎么喜欢与人交流,严重的时候跟人说话甚至会发抖、冒冷汗,“周末宁可一个人在宿舍呆两天”。
在跟他一起参加过成语大会的朋友姚瑶眼中,“吕宸并不是一个喜欢分享自己的人。
比起丰富的内心戏,他并不热衷于外在的表现”。
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个有趣的人。那些记录在笔记本上的多年所学,被重新翻开,讲给更多人听。
它们不再是北大课堂上的生硬专业知识,而是足以在朋友间活跃气氛的新知。
“我喜欢分享知识的感觉”,吕宸后来说。他让很多人找到了欣赏艺术的另一个角度,也找到了自己与世界交流的另一种方式。
一个烂大街的俗人
讲艺术史的吕宸,并不会画画。
2010年,吕宸成为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科新生。
学校可以选择双学位,他又同时修了艺术学院的双学位,主要学的就是艺术理论和艺术史。
吕宸回忆,自己当时原本是想学摄影的,只是误打误撞报名参加了朱青生老师的助教组。
朱青生是北大的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艺术理论。
就这样,吕宸一步迈上了一条“不归路”——看画。
2015年,吕宸被保送到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直到这时,他才开始学画画。为此,他报了个培训班,学了3天。
在老师要求他画个球,他却在纸上描摹了一个黑洞的时候,吕宸终于认清:自己不会画画。
这或许来自于某种“先天不良”,早在中学时,英语老师就霸占了他的美术课。
那一年,对吕宸来说是异常忙碌的一年。
他是北大配音社的负责人。姚瑶记得,他还为孙悟空配过音;也是一名尚未退役的运动员。
同时,他还是行走在北大校园里的摄影师。
他从没放弃摄影。上大学时,父亲送给他一台单反相机,他想用自己的镜头,捕捉校园里的英雄。
吕宸看人,有自己的角度。
他拍的第一个“英雄”是北大交响乐团的前团长吴临风。
吕宸并不想只是拍摄一个愉悦地拉着大提琴的才俊吴临风,而是让他想象无法再拉琴的那个自己。在他镜头下,吴临风有着另一面的冷静。
当拍摄热爱文字的同学彭敏时,吕宸原本为他准备了很多道具笔。
最终却还是决定,让彭敏用平时用惯了的本子和笔进行拍摄,“文字是他的生活方式,穿个马褂也能写,穿背心裤衩也能写”。
吕宸自诩是“一个烂大街的俗人”。
在他眼中,英雄也可以没有耀眼光环,回归到本真的模样。他如此寻找英雄,也这样看待艺术。
开始研究艺术史之后,吕宸就一直想做以图像史为主题的研究。
在抖音上,“俗人”吕宸把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艺术拉到了观众跟前儿。
相比起专家学者们拿着各种仪器研究一幅画作的创作时间、创作风格,他更愿意聊那些绘画背后的生活与时代,琢磨画中人的衣着打扮、吃喝住行。
让艺术沾染上生活气,打破了一些人眼中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
在众多观众之外,也有人要求吕宸讲点真正有用的。
曾有一个美术学学者给他发私信,要他讲讲绘画作品的画法、笔法,别老胡扯那些没用的。
吕宸说自己是个“非常不专业”的人,他聊不了这些。
当然,也不愿意。与其把对艺术史的兴趣消磨在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他对在意大利创作的《蒙娜丽莎》是如何跑到卢浮宫去的故事更好奇。
当他走进卢浮宫,他只在被围观的《蒙娜丽莎》跟前呆了30秒,便转向了最大的那幅《加纳的婚礼》。
可别指望他凑近了细细琢磨画法。他只是拍了张照,发给了同学吴临风。俩人花了半小时讨论画中琴师拿弓的方式。
“这些就是我看画的‘重点’”,吕宸说,“我看画就没关注过‘重点’”。
让艺术回到人间
不看“重点”的艺术史研究员,不正经地说着画儿,但其实每一帧画面背后都正经得很。
只是第一季《说画》的20集内容,吕宸就写了超过10万字的底稿。
跟又长又专的论文不同,抖音视频时长有限,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抓出趣味最强的部分。
吕宸专门做了测试,一分钟以内,按照最快语速,也只能说完450个字。在一顿删删删之后,10万字底稿只留下了不到8000字。
他实现了自己当初定下的小目标,一口气制作了3季《说画》,还开发了《抬杠艺术史》《学艺术史的真讨厌》等系列科普视频。
在抖音上,他拥有了118万粉丝,播放量超过7000万。
去年有段时间,因为忙于单位和业余之后跟朋友们组的“正经乐队”,吕宸有几天没有更新抖音视频。
再一次上线时,有几十条消息提醒。很多粉丝提醒他去看一幅关于《雾海上的流浪者》的博物馆视频。
这一次,艺术史里的流浪者们聚到了一起,“要不是你,我都不知道这幅画叫啥”“听你讲完再看这幅画感觉好有趣”。
生活在人群中,生活里那点儿糟心都被稀释了。
那天晚上,他回到自己发的第一条内容,发现了几条留言,“看了一晚上终于看完了”“跟追剧似的一晚上没睡”……
这或许就是改变那个有些轻微社交恐惧的吕宸的微光。
他很清楚,自己干这事儿没什么经济收入,甚至为此报废了一台电脑。
但“这事儿我就是挺乐意干的”。
这个北大艺术史研究生说到动情,引用了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诗句:“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
他的哀伤被消解,而艺术则是他用来疗愈人心的那帖良药。
被内卷入宏大漩涡里的人,总觉得身不由己,向往的美好都在伸手难以触及的地方。
远方的诗与美景;隔着难以跨越的艺术殿堂;亦或是雾里看花那样不知所谓的专业解读……
而吕宸,一个烂大街的俗人,牵着艺术史,来到观众眼前,仿佛只是在介绍一个交好的朋友,“知识那么有趣,只能埋藏在高校的图书馆里太可惜”。
艺术,或许本就不该被束之高阁。
尼采说,当艺术穿着破旧衣衫时,最容易让人认出它是艺术。
某种意义上来说,褪去神祇的光环,艺术在世人眼中,该是真实而鲜活的。它们来自生活,并终将回到人间。
点【在看】,让艺术真实而鲜活。
图片源于吕宸抖音、微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更多人物故事
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十点人物志
回到人间
↓↓↓↓